過去十年多在 Google 公司內長期負責 deep learning 的 AI 人工智慧專家 Geoffrey Hinton,已經確認離開Google一段時間,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談到對於人工智慧發展感到擔憂,但是卻也間接說明了 Google現今人工智慧的發展進度,不僅文件,就連照片跟影音都幾可亂真。
比較關鍵的一句話是:「過去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認為 AI 變得比人類更聰明,可能還要 30 年到 50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現在的我不再這麼認為了」。
文章當中,Geoffrey Hinton擔憂著網路上越來越多照片、文字與影音都是假的,然而普通人「無法再分辨真偽」。此外,針對過去許多人談的「就業市場」,包括律師助理、私人助理、翻譯等工作,未來都可能被取代,然而他認為,「它可能帶走的不止於此」。最後就像過去我們經常在電影當中看到的,他擔心 AI 人工智慧會對人類構成威脅,畢竟在公司、企業乃至國家競爭之下,他擔心有一天真正的自主武器——AI 殺手機器人——會成為現實。
壹哥曾經在一次受訪過程當中提到,政府部門應該要正視 AI,甚至針對「AI濫用」、「AI國家安全」等明確立法,避免以假亂真的新聞與社群內容達到選舉、甚而影響國家政策方針的目的,而不管是 Google、微軟還是 Facebook等任何公司,在推出 AI 人工智慧工具之前,本身應該要有另外一套AI,是不斷學習辨識假新聞、假訊息,甚至打擊虛假內容的機制,否則不應該就這樣被端出檯面,然而事實上,現在已經進入一個不可控的地步。
似乎《紐約時報》的採訪記者也有類似的想法,而Geoffrey Hinton 同樣對此擔憂。他擔心 AI 會自我生成自己的運算代碼,未來變得更加「自主」。甚至如果 AI 技術已經被公開,那麼未來將沒有辦法真正控制或者監管它。
這段訪談當中最讓人擔憂的是「沒有人知道公司或者國家是否在秘密開發 AI 殺手機器人這項技術。」確實是如此,因為擔心對手秘密發展,不如自己先發展起來「再說」,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 而 Geoffrey Hinton 認為,如果沒有某種全球監管,這場競爭將不會停止。
對於我來說,整段採訪最具衝擊性的一句話是最後一段:「過去人們常常問他如何從事具有潛在危險的技術時,我會引用當年領導美國製造原子彈的 Robert Oppenheimer 的話『當你看到技術上很不錯的東西時,你去做吧。』現在我不再那樣說了。」
Google 是最早公開發展 AI 人工智慧的公司,在 2022 年 6 月,正好是將近一年前,Google 的一名工程師勒莫因(Blake Lemoin),曾經爆料說明 Google 發展的 LaMDA 已經具有 AI 自主意識,他因此感到害怕而將所有對話內容爆料出來,引發全球譁然,這種以「非公開」的形式曝光 Google 內部機密內容,確實也打擊了對手。沒到半年,「生成式AI」成了熱門,微軟的 ChatGPT 橫空出世,並且很快的將這項工具放在 Bing 瀏覽器當中,免費開放給更多人使用。
AI 是個全球發展趨勢,也是個很好的應用工具,但是如果有一天,它不再是「工具」了呢?
隨著市場上像是Stable Diffusion、Novel AI、Midjourney 等工具持續在市場被釋放出來,AI 人工智慧似乎已經不是科技大頭的專利,對於任何人、任何公司而言,發展 AI 似乎成為下一個「獨角獸」的機會。
換個角度來看,我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已經達到不可控的地步,要知道現在市場上,每天都有人透過 AI 生成圖片、影片、文件,甚至寫報告、寫新聞…,但是別忘了,AI 本身也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它每天都在接收全球上億人不僅一次的「洗禮」,而世界政府檯面上正在為選情忙碌著,檯面下,是否真的是在發展 AI,不得而知,只是人們對於AI的認識,還是太少,過去人們賴以為生的工具,可能被取代不說,過去人們相信的資訊來源都有可能被造假,這一點,著實會讓人擔憂。因為 AI 濫用,沒人可以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