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部長林右昌於 Meta 台灣辦公室與 Meta 共同討論網路詐騙防治措施與防詐教育計畫,此次參訪活動當中,Meta 與內政部及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再次合作防詐,雙方基於三大共識共同研擬如何持續打擊網路詐騙。
一、雙方聯合優化網路詐騙處理流程:
Meta 已與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建立「消費者政策檢舉管道」,刑事警察局可運用此管道,提供不符合台灣當地法律規範、或違反 Facebook 政策的商業性內容。目前刑事警察局已可透過此管道,批量提供潛在的詐騙內容,且 Meta 將於 24 小時內檢視處理,判斷是否下架特定貼文,透過共同優化此流程,希望能有效減少詐騙內容。
二、深化跨產業與平台防詐措施:
鑑於詐騙不僅限於網路平台,已深入各大產業與通路,Meta 將與內政部積極研擬跨產業與跨平台的防詐合作,盼能透過與內政部及不同領域的夥伴深入合作,更積極的配合政策推行防詐措施。
三、持續強化全民防詐意識:
延續 2019 年起在台推動的「數位公民教育計畫」,將與刑事警察局合作防詐教育內容、透過面對面培訓、網路課程與實體教材推廣、互動問答方式,提升民眾防詐意識。之後,Meta 也將與刑事警察局展開更多網路宣傳與教育,盼能阻止及預防更多潛在的詐騙受害案件。
自 2019 年啟動「數位公民教育計畫」以來,已為全台 7 萬多人提升數位素養,更培育 3 千多名種子教師,即日起 Meta 也將與內政部合作持續推出更多防詐宣傳,提高全民防詐意識。對於平台上的可疑粉絲專頁,Meta 除了積極配合內政部下架特定內容外,同時也提供以下簡易步驟讓民眾進行初步辨識:
一、透過藍勾勾認證確認粉絲專頁真實性:藍勾勾為 Facebook 官方已確認頁面或個人資料所代表的個人、公眾人物或品牌確實存在,可以先從該粉絲專頁是否具有藍勾勾認證,來初步判斷粉絲專頁的真實性。
二、查看粉絲專頁資訊透明度:在粉絲專頁資訊透明度的欄位,點選查看全部後,透過觀察粉絲專頁管理人員的所在位置、及粉絲專頁的改名歷史。若管理員位於國外、或者有異常的更名紀錄,可能需進一步確認此粉絲專頁是否遭他人濫用。
三、粉絲人數:一般品牌與名人的粉絲專頁經長期經營,通常已有可觀的粉絲追蹤數。若粉絲專頁關注人數遠少於正常值,該粉絲專頁可能創立時間不久,為假冒帳號的機率較高。
四、檢舉與尋求協助:根據上述步驟查核後,若仍認為該帳號為可疑的粉絲專頁,可點擊「尋求支援或檢舉」按鈕進行檢舉,如仍有疑問,可撥打 165 反詐騙諮詢專線或 MyGoPen 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