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疫情大流行帶給人類對環境啟示

《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疫情大流行帶給人類對環境啟示

我是One。

「保護地球、關懷我們的環境」相信類似的口號大家並不陌生,但是真正落實的又有多少呢?

我在 Apple TV+ 看到最近有個《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的紀錄片,裡頭紀錄的是 2020 年,最初來自中國武漢的 COVID-19 疫情導致全球各地接力進行史無前例的防疫措施後,一年內所拍攝的獨家影片,由獲得艾美獎及 BAFTA 獎項的 David Attenborough 擔任旁白。

「封城」、「停工」、「休業」、「機場關閉」等這些在過去幾年絕對不可能想像得到的防疫措施,在 2020 年竟然全面大規模的施行。

諷刺的是,基於這樣的措施帶來的居然是讓地球再次能夠呼吸。

像是中國有毒氣體減少了一半。最為震撼的畫面是印度,印度當地自 2020 年 3 月 24 日開始,全境封鎖 21 天, 這項政策讓境內所有的工廠暫時停止運作,雖然嚴重影響當地經濟,不過卻讓印度的空氣品質大幅改善,位在旁遮普省賈朗達爾市(Jalandhar)的業餘攝影師安舒爾接受訪問時分享,他們真的看得到喜馬拉雅山,這座城市距離喜馬拉雅山達201公里。

受到全球防疫措施影響,2020 年班機大砍 9 成以上,2020 年 4 月,國際旅遊人數比 2019 年同期少了 1 億 1 千 400 萬人次,西班牙旅遊人次從 700 萬降為 0。在超過 2000 萬人口的美國佛州,在海灘完全被禁止進入的那幾個月當中,拍攝團隊完整記錄海龜回流生產的過程,保育人士指出,疫情期間海灘不被人類打擾的前提下,海龜回流築巢成功率提升到 6 成 1,是歷年來最為成功的。

影片還分享了美國西岸的座頭鯨,受到漁船的影響,破壞了他們捕食的方式,然而由於疫情措施,海域相較往年安靜 25 倍的前提下,少了人為的干擾,鯨魚跟鯨魚之間可以更多不同的方式「交談」,甚至透過聲納與更遠的同伴溝通,母鯨魚也可以因此放心離開小孩,到更遠的地方補食。

影片當中還分享舊金山金門大橋傳來的鳥鳴聲,因為城市封鎖而讓這些鳥兒們得以透過獨特的叫聲來求偶,提升生育率。

神奇的還有東京奈良,知名的「奈良鹿」因為疫情封鎖期間,少了以「仙貝」餵食的遊客們,反而因此離開寺廟跟鬧區,吃著最初的草食,根據保育專家觀察,這些鹿不但因此更加健康,甚至也因此大幅度減少了吃到塑膠或者其他垃圾等食物的機會。

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像是少了人潮的海灘,讓企鵝可以從很遠的地方捕食之後,在任意時間內安全的把食物送到企鵝寶寶身邊。少了觀光汽車的非洲,讓母獵豹在追到獵物之後,可以用很低的聲音呼喊幼小獵豹到達目的地飽餐一頓,透過在農場外圍種植草類,就可以跟大象共生等等。

我認為《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再次提醒人們地球該有的美;同時也透過世界各地保育團體,拋磚引玉的提醒人們,減少郵輪交通、每年關閉沙灘數日、找出人類和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方法等,都可以讓地球生物帶來生機,讓環境更加美好。

這部影片時間不長,只有一個多小時,由 BBC Studios Natural History Unit 製作,Tom Beard 執導,Mike Gunton 及 Alice Keens-Soper 擔任執行製作。如果想要看更多,Apple TV+ 現在製作了一個慶祝世界地球日的專輯,裡頭有同步上架的全新一季《你不知道的小小世界》與《探索夜色大地》,還有先前預告許多次的《象群女王》等等,我覺得光是看畫質就會覺得超爽了!如果你是Apple新產品(像是新手機、電腦、平板)用戶,也可以直接開通免費 12 個月來試看 Apple TV+喔!

One thought on “《這一年,地球變得不一樣》:疫情大流行帶給人類對環境啟示

Leave ur Comment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