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1 III集齊360度音效、雙焦段潛望變焦、120Hz 4K HDR OLED等四大黑科技

SONY Xperia 1 III集齊360度音效、雙焦段潛望變焦、120Hz 4K HDR OLED等四大黑科技

SONY Xperia 1 III 三條槓的來了!機身重新設計成霧面外觀,並且是首款配備 120 Hz 4K HDR OLED 螢幕的智慧型手機,大家在乎的相機方面也首次納入了雙焦段潛望變焦,讓手機同時具備 16mm、24mm、70mm 跟 105mm 四種焦段,遊戲體驗也做了提升,並且首次結合了 360 度 AI 演算音效,預計今年夏天上市。

Xperia 1 III 全機 IP65/IP68 防水防塵,手機正面是使用抗刮耐磨的康寧 vitus 玻璃。機身背後是大猩猩第六代康寧玻璃,不過手機背面從原本玻璃鏡面改為霧面處理,手機的金屬中框也刻意磨製成 Bravia 高階 OLED 電視邊框的霧面切角,相機按鍵設計了格菱紋設計,側邊同樣透過電源+指紋辨識按鍵提供解鎖功能,共有黑色、灰色跟紫色三款。

影音體驗是 SONY 本家強項,這次 Xperia 1 III 配備了 6.5 吋  4K HDR OLED 螢幕,顯示比例維持在 21:9,畫面更新率 120Hz、240 Hz 觸控採樣率,內載 X1 顯示引擎並提供杜比 ATMOS 劇院級立體聲雙喇叭,實際體驗來說相較上一代大聲,官方數據是比以往大聲 40%。

這支手機的影音體驗上多了跟 Google 合作 360 空間模擬音效,而且不管是耳機還是外放喇叭都適用,當你開啟這樣的功能之後,耳機從左右聲道切換到 360 度,實際感受就像音樂環繞在四周,而且透過 AI 辨識跟調整,任何檔案、任何耳機都適用。此外,Xperia 1 III 也是少數旗艦機保留 3.5mm 耳機孔的手機,支援 Hi-Res,LDAC,DSEE,跟 360 實景音效。

針對遊戲玩家,Xperia 1 III 跟上一代一樣內載「遊戲增強器」,同樣提供所謂效能模式、勿擾模式,並且跳過電池直接對手機充電之外,今年多了背景深色強化、麥克風優化(Optimize V.C 降低風切聲)、遊戲音效等化器、錄影回放、120fps 高幀率錄影等功能,其中 30 秒回放錄製(R.T. Record)功能,可以在玩家按下錄製之後,往前錄製 30 秒影片。

硬體效能方面,搭載高通S888 行動平台,電池容量 4500mAh,不過這次只支援 30W 快充,能在 30 分鐘內充滿手機一半的電力,支援無線充電、反向充電,順帶一提:盒裝隨附 30W 充電器。

拍攝功能方面,承襲 SONY α 系列相機技術,Xperia 1 III 是世界第一款望遠變焦同時具備 Dual PD 感光元件的手機。稍微解釋一下Dual PD 雙光電二極體對焦,相對於 Dual Pixel 技術這種圖像感測器上的功能設計來說,Dual PD 對焦速度更快,最早應該是紅米Note 5,透過硬體搭配247點對焦的解決方案,讓手機達成高速又穩定的對焦效果。

Xperia 1 III 今年延續蔡司T*鍍膜鏡頭,相機規格如下:

超廣角:1200 萬畫素,等效焦距 16mm,光圈 F2.2,支援 Dual PD,EIS 電子防手震

廣角:1200 萬畫素,等效焦距 24mm,感光元件 1/1.7吋、感光面積 1.8um,光圈 F1.7,支援 Dual PD,OIS 光學防手震,OIS+EIS 防手震。

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首款可變化等效 70mm,105mm 兩個焦段手機,光圈各自為 F2.3,F2.8,兩者都是 1/2.9 吋,OIS+EIS 防手震。

3D iToF

自拍鏡頭:800 萬畫素

根據 Sony 解釋,70mm、105mm 方便構圖,屬於人像鏡,而 24mm-105mm 為旅遊鏡頭,而且這次把 Photo Pro 整合在一起,拍攝上可以快速切換專業模式,也可以在 0.7X、1.0X、2.9X、4.4X~12.5X 這幾個焦段自由切換拍攝,光學變焦做到 105mm。數位變焦從上一代的 200mm 延長到 300mm。

在連拍的部分,Xperia 1 III 提供每秒 20 張連拍,每秒 60 次自動對焦,熟悉 SONY 相機的話,這個是 Sony α9 的拍攝規格,是當時 Sony Xperia 1 II 最大特色。

這代的逆光補正是自動開啟的(HDR Auto),對焦功能方面,從即時眼睛對焦,現在進化到可以做到人眼、動物眼對焦,所謂即時物件追蹤方面,從眼睛、臉部到全身,都可以確保任何教度都可以快速對焦。

在動態錄影方面,24mm 焦段提供錄影防手震“FlawlessEye”功能,當你在快速移動,背景可以快速修正對焦,讓影片畫質看起來更留長。

上市情報方面,Xperia 1 III  共有 12GB+256GB、12GB+512GB 兩種規格,預計今年初夏上市。

Leave ur Comment

探索更多來自 壹哥的科技生活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