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三年,Razer Blade 14 終於在今年的 E3 亮相,配備 14 吋 QHD 165Hz 電競螢幕,搭載 8 核心 AMD Ryzen 9 5900HX,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筆電 GPU,集齊玩家需求規格於一身,售價新台幣 60,990 元起。
主題演講中,Blade 14 在三年後重磅回歸,促成 Razer 及 AMD 前所未有的合作機會,成就首款搭載 AMD 處理器的 Razer Blade。AMD Ryzen 9 5900HX 8 核心、16 執行緒處理器主打最高達 4.6GHz 的最大加速時脈,能快速分配密集的工作負載、減少遊戲過程中延遲,且能高速消化複雜的工作負載。
採用 AMD Ryzen 的全新 Blade 14 主打最新的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筆電 GPU,以 NVIDIA 的 Ampere 架構為基礎,提供更出色的光線追蹤與先進 AI 功能,除了更優異的繪圖效能外,更採用 Max-Q技術,其中包括 Dynamic Boost、Whisper Mode 2.0 及 Resizable BAR,幾乎玩家需要的規格都在它身上。Blade 14 最高規格可以選用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筆電 GPU。搭配AMD Ryzen 9 5900HX,除了帶來同級最高速的原始計算能力,並為使用者提供長達 12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
外觀上面,Blade 14 裝配全鋁機身,採用陽極氧化處理的消光黑色塗層,尺寸更進一步縮小至 0.66 x 8.66 x12.59 吋、厚度 16.8mm。Blade 14 使用各鍵獨立 Razer Chroma RGB 背光鍵盤、帶來生動音效的沉浸式 THX Spatial Audio,再加上多種連接埠,筆電擴充性十足。
Blade 14 捨棄其他電競筆電所使用的厚重低效能熱導管系統,轉而採用 Razer 獨家的散熱腔冷卻解決方案。Blade 14 內的真空密封腔使用汽化液體為整體元件進行散熱,並與兩組超薄風扇同時運作,此款風扇以細如髮絲、僅 0.1 公釐薄的 88 片扇葉組成,能吸入冷空氣並排出熱氣,在維持涼爽的同時也確保 CPU 和 GPU 皆能以最高功率運作。
Blade 14 採用的 14 吋螢幕,從 Full HD 144Hz 至 QHD 165Hz,兩款 IPS 等級的螢幕皆能提供絕佳色彩涵蓋範圍,在 Full HD 螢幕上最高可達 100% SRGB,而在 QHD 螢幕上最高可達 100% DCI-P3。兩款螢幕皆具有高更新率,搭配 AMD FreeSync Premium 整合技術 ,成就清晰流暢的遊戲視覺體驗。
Blade 14 螢幕的邊框頂部裝有 720p 網路攝影機,方便在外辦公時進行網路通話,更能搭配 IR 感測
器,透過 Windows Hello 安全且順暢地登入電腦。具各鍵獨立 Razer Chroma RGB 鍵盤,能自訂搭配 Razer Synapse 提供的 1,680 萬種色彩。
鍵盤側面裝配的喇叭可透過內建的 THX Spatial Audio 技術,配合遊戲、電影或音樂進行調整。Blade 14 的側面附有多款連接埠,包括 2 個 USB 3.2 Gen 2 Type-C 連接埠(連接時提供電力傳輸以供充電)、2 個 USB 3.2 Gen 2 Type-A 連接埠(可用來連接較舊版本的設備)、1 個 HDMI 2.1(方便連接會議室的媒體設備),以及 1 個 3.5mm 接頭(可透過 THX Spatial Audio 享受沉浸式的 3D聽覺饗宴)。
Razer 同時也隨 Razer Blade 14 推出首款氮化鎵充電裝置──Razer USB-C 氮化鎵充電器。此款充電器使用氮化鎵技術打造,附有 2 個 USB-C 連接埠及 2 個 USB-A 連接埠,總充電功率最高達 130 瓦。相較於傳統矽充電器,全新充電器所採用的氮化鎵技術不僅具備更強大的尺寸和電力傳輸效率,在熱性能方面也有突出表現,使連接的裝置免於過熱或短路的風險。
全新 Razer Blade 14 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60,990 元起,即日起陸續開賣。Razer USB-C 氮化鎵充電器建議售價為 USD $179.99,台灣尚未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