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公開!三黨總統參選人支持加速推動運具電動化

2023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公開!三黨總統參選人支持加速推動運具電動化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 在「淨零世代 共好未來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發表會上,邀請副總統賴清德、新北市長侯友宜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三位總統參選人共同出席,雖然僅有柯文哲現身,三位總統參選人仍共同宣示支持台灣推動運具電動化。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指出,推動電動運具產業發展,不只能為淨零轉型帶來貢獻,更能創造3.9兆新台幣的產值,帶動 57 萬個工作機會。因此 SMAT 呼籲政府應進行跨部會協作,推動「333」政策,促進綠色經濟,創造綠色就業,讓電動運具產業成為護國群山。

SMAT 理事長邱俊榮表示,「運具電動化」已是台灣 2050 淨零轉型的 12 項關鍵戰略之一,尤其發展電動運具對淨零轉型、經濟、產業及就業都有極大推動效果,因此有賴政策積極推動落實。但在達成「2050 淨零轉型」目標的過程中,要讓所有利害關係人能夠共好,並讓人民有感,因此建議政府應跨部會共同努力,推動「3 3 3」政策。

「3 3 3」政策的內涵包括:

第一,經濟部提供機車行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每輛 3 千元,協助傳統機車行進行公正轉型;

第二,環境部恢復新購電動機車補助每輛 3 千元,提高民眾綠色消費意願;

第三,交通部補助民眾電池資費每月 3 百元,在油電銜接的過程,平衡燃油運具與電動具的使用成本。

正在屏東的賴副總統透過影片表示,發展電動運具不僅帶來減碳效益,也將帶動產業發展。尤其台灣機車超過 1,400 萬輛,運輸部門佔全台灣碳排量 13%,推動「運具電動化」絕對是推動淨零轉型、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關鍵。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指出,台灣是電動機車大國,擁有 2 兆元產值的完整產業鏈。台灣必須儘速達成淨零碳排,電動機車正是邁向淨零未來的重要產業。政府一定要大力推動運具電動化,電動機車產業將成為新的護國神山群。

柯文哲指出,2050 淨零碳排已經不是政策的問題,而是如何實行的問題。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已經要求所有台北市新購公務機車全部換成電動機車,因此推動「運具電動化」可以從公務機關開始,由內而外,由公而私。柯文哲指出,要讓交通的碳排量降到最低,「共享、綠能、E化、安全」就是重要原則,這也是理性、務實、科學的體現。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 2050 淨零轉型是台灣重要目標,推動淨零轉型必需依賴運具電動化,而在運具電動化部份,台灣近年來最有成果及進展的是電動機車,因為台灣的電動機車供應鏈非常完整,在機車電動化的部分比全世界都走得快。目前已和東南亞有一些合作和輸出的計畫,希望能推廣到全世界。龔明鑫指出,為達成淨零目標,今年政府的預算是 680 億元,明年會增加到 960 億元以上。而在運具電動化、無碳化部分,到2030 年規畫投入1680億元預算。

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經濟部明年起將針對南部四個工業園區,提出更積極的補助計畫,包括為獎勵汰舊換新,會對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提供碳權 2 千元、空汙 2 千元,總共 4 千元的補助,並由工業局提供預算。

國發會已將「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設為關鍵戰略,因此台綜院推估,在2040 年電動運具市售比達成 100% 政策目標的情境下,電動運具產業預計帶動 3.9% 的 GDP 成長率,整體產業鏈產值可擴張至 3.9 兆元,並帶來 57 萬個就業機會。

台灣經濟要維持發展動能,需要新的護國群山。期待政府能夠跨部會分工,由經濟部協助傳統車行公正轉型,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環境部恢復新購補助,提升電動機車使用率,達成淨零目標;交通部補助電動機車電池資費、平衡油電機車使用成本。政府政策全面啟動,多管齊下,一定能讓電動機車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亮點產業。

台灣經濟要維持發展動能,需要新的護國群山。期待政府能夠跨部會分工,由經濟部協助傳統車行公正轉型,提供電動機車銷售獎勵金;環境部恢復新購補助,提升電動機車使用率,達成淨零目標;交通部補助電動機車電池資費、平衡油電機車使用成本。政府政策全面啟動,多管齊下,一定能讓電動機車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亮點產業。

Leave ur Comment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