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KYMCO先前宣布開通全台最高的武嶺換電站以及墾丁換電站,這個遍地開花式的「站在你身邊」訴求,提供電車市場除了 PBGN 之外的另外一個選擇,「Ionex 3.0環島」也已經不再是口號,隨著換電站覆蓋更廣,它將是爆發性的實際行動。
過去幾年來,由於換電站不是那麼的密集,導致如果騎乘電動機車要環島的話,就必須要「背電池」,除了笨重之外,也會影響騎車環島的樂趣。不過隨著換電站建設越來越密集,馬路上的電動機車市占率也越來越高,壹哥發現也有越來越多騎電動機車環島,而且這次看到的貼文,不是別家廠商,正是去年才公開要上線的 Ionex 3.0,那麼「Ionex 3.0」到底行不行?
具體而言,我認為是成功的原因如下:
遍地開花的「便利換電站」
關於 Ionex 3.0 換電站,最近可能大家比較知道的一些深具代表性意義的包括最高「武嶺」換電站、國境之南-墾丁換電站,以及接下來要兌現去年的「嘉義阿里山風景區」換電站承諾,又或者先前先前KYMCO「前進東台灣」在花蓮的建設以及在離島金門、小琉球的佈建。
壹哥認為,除了金門之外,其餘的旅遊景點比較大的意義在於「深度旅遊」,畢竟相對於汽車來說,電動機車多了機動性,當大家願意接受電動機車,對於當地的旅遊經濟肯定是正向的循環。
不過壹哥覺得真正推進 Ionex 3.0 佈局的,還是那些深入大街小巷的「便利換電站」。2021 年底在Ionex 3.0 全車系一致到位的同時,KYMCO 正在努力的,就是全力衝刺換電站,預計今年年底要衝刺超過 2,000站。
事實上 Ionex 3.0 換電站不是亂蓋的,從數據來看,Ionex 3.0 換電站全台灣總站數已達 1533 站,密度最高的地區是在六都(1,098站),建設最密集的地方依序是落在機車行(57.66%)、飯店民宿(20.81%)、賣場連鎖商店超商(10.18%)、專賣店(3.2%)等地點。壹哥認為,這些對消費者來說,都是離家最近、最便利,融入生活最方便的換電場景,可以說是相對務實許多。
在「佈建加快」、「站點加廣」、「電網加密」的三大目標下,光捷總經理張森憲強調,KYMCO 主要是透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需求,捨棄「單點多量」,選擇「多點少量」的規劃,讓「便利換電站」深入大街小巷,打破市場「越多越好、越大越好」的換電站迷思,更重要的是,KYMCO Ionex 3.0 便利換電站滿電服務率99.5%、大型換電站滿電服務率99.8%,整體而言滿電服務率 99.6%。
「單點多量」VS.「遍地開花」
壹哥剛好有機會跟光陽董事長柯勝峯見面,順便也解讀到一些他個人的想法。首先是話題性,他們內部數據發現,只要會進去 Ionex 門市的消費者,最終決定買車的機率高達 9 成,可是怎麼樣讓進去的人更多,這是 KYMCO Ionex 要去思考的課題。所以,讓消費者有感的服務搭配話題,才是最有效率的作法,就好比說這次的「最高換電站」。
他認為 Ionex 當然也可以走「單點多量」的作法,事實上這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從數據來看,這不是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方式,更不是一件具有效率的做法。
「現階段最重要的是要讓它(指換電站)很密集,讓它很足夠,我們隨時在監視還有哪裡沒有被滿足的,然後再去建設,數據顯示哪裡有需求,就去那邊。」
正如同張森憲所說,Ionex 3.0 換電站建設都是立基於大數據之上,對此,柯勝峯透露他們從建設 Ionex 3.0 開始,就很重視用戶數據這件事,尤其每一顆電池的流向都要很清楚,就算是合作夥伴像是 iRent 也都要很清楚,如此一來才能真正了解哪裡有這個需要(換電站)。
Ionex 3.0 下一個賽點
回過頭來看 Ionex 3.0 車系當中,KYMCO S7系列,尤其是全能都會車 S6上市之後,加上換電站越來越密集,至今甚至有越來越多 KYMCO 掛牌經銷商願意主動申請架設便利換電站,一方面不會影響到現有油車的維修生意,一方面還可能帶來另類的賞車商機。壹哥認為,Ionex 3.0 要真正勝出的最大關鍵,仍然在於傳統車行願不願意開始投入「轉型」的行列。
以目前來說,KYMCO 在台灣大約超過 520 間代理商,掛招店則有超過 3,500 間,然而 Ionex 專賣店依照目前的目標,到年底才即將突破 100間。台灣的傳統車行要不要選擇投入電動車行其實都還在觀望階段,畢竟以目前二輪市場來看,燃油車的銷售與後續的維修商機是非常可觀的,現階段投入轉型對車行、甚至是整個光陽工業而言,勢必非常痛苦。
柯勝峯當然了解這樣的情形,然而他認為目前最重要的確實是讓油車廠商轉換到電動車商,實際的情況是要「怎麼樣」導入油車轉型,畢竟這個已經是整個大環境趨勢,政府部門也會督促業者朝向電動車方向走。他認為,建設便利換電站是一個方向,畢竟對車行來說,有個優點是你裝在那邊對他們並沒什麼損失,以前我們裝過充電站,那個很佔空間,一但有車子在那邊充電,都會影響到車行做生意,可是便利換電站對車行沒什麼損失。接下來「維修一定是個方向,我們會朝這邊走」。
KYMCO Ionex 進化中
從產品開發的角度來說,世界一線大廠 KYMCO 這招牌絕對不是白打的,然而電動機車絕對不是單純是一個硬體,它談的是整個平台發展,在 Ionex 3.0 上線一年之間,換電系統持續升級、換電站密集度越來越高,電車選擇也越來越多元。Ionex 3.0 前進金門、花蓮時,當地政府、議員高舉雙手擁抱的場景歷歷在目。雖然面對整體大環境通膨、晶片缺貨的壓力,然而 KYMCO Ionex 還是持續進化中。
以這次「站在你身邊」活動來觀察,壹哥發現 KYMCO 車商呈現大團結的氣勢,這是去年沒有的情形,而就像下圖一樣,壹哥也發現有車商主動貼文分享 Ionex 3.0 環島的照片,或許接下來會發生相當有趣的化學效應,甚至某個角度來看,KYMCO正在「蠶食鯨吞」整體電動機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