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 AI 、物聯網、5G 所帶來的強大與安全運算需求,Arm 推出基於 2011 年推出的 Armv8 為基礎創新架構 Armv9,強調經濟效益、自由度高與容易取得,為未來 10 年 3000 億顆 Arm 架構晶片做準備。
目前規劃上,仍針對前代 A系列(應用處理器)、R系列(即時處理器)跟M系列(微控制處理器)等三大系列作了一個延伸,藉由將全面運算設計原理應用到 Arm 針對汽車、終端裝置、基礎設施與物聯網應用,Armv9 系統層級技術將會橫跨 Arm 所有 IP 解決方案;此外,由於基於 SPEClnt 等業界標準,Arm 預期未來建構於 Armv9 架構的接下來兩個世代行動與基礎設施 CPU 效能都將提升超過 30%。
超過 9 成的企業提出他們有人工智慧運算的需求,Arm 也跟 NVIDA 達成合作,提升人工智慧運算的效能。新一代 Armv9 能讓機器學習提升 500 倍,是合作夥伴像是微軟,創建 IoT 平台的重要關鍵。
向量處理能力的再提升是 Armv9 特色之一,Arm 可擴展的向量延伸指令集(SVE),曾協助富岳成為全球速度最快的超級電腦,如今來到 SVE2,主要目的在強化 CPU 上運行的 5G 系統、ARVR、機器學習所需要運算處理能力。未來, Arm 將顯著的強化 CPU 內部的矩陣乘法能力,進一步拓展 Arm 技術的 AI 能力,並持續進行 Mail GPU 與 Ethos NPU 的 AI 創新。
在拓展雲端處理能力方面,亞馬遜的 AWS、Google 的 GCP、微軟 Azure 都是合作夥伴之一,Arm 優勢在於提供可信任的運算基礎架構,這讓Arm在管理資安防護上獲得信任。
其實不僅雲端運算、應該說在整個物聯網領域,最大挑戰在於資料搜集、資訊防護,Arm 特色在於結合了分級的認證機制,更準確的說就是:Armv9 架構當中有一個重大特色就是 Arm 機密運算架構(CCA)。這個Arm CCA 主要是以導入動態設置機密領域(realms)的概念,這代表是直接在硬體配置上就建立一個私密領域,讓一般程式只在 Trustzone 當中使用,機密領域則是保障各式應用運行的數據,主要目的當然在於協助硬體架構的安全環境當中執行運算,並保護部分的程式碼與數據不會被竄改或竊取。
Arm 台灣總裁曾志光表示,過去10年來,Arm 總出貨 1800 億顆,到 2022 年也就是未來 1 年內總計出貨量會從 1800 億顆成長到 2000 億顆,Armv9 是為接下來 10 最少 3000 億顆晶片做準備。官方也預估,未來這些晶片可以從輕量感應元件、大到雲端伺服器,所以未來如何將安全標準拉到最高標準、在能源功耗上要再提升,讓開發者更容易開發軟體,都是Arm要思考的議題。
Arm IP 產品事業總裁 Rene Haas 表示,我們對於 Armv9 新架構與 NVIDIA 合作充滿信心,幾個應用領域當中,我們相信合作夥伴很快就會在市場上推出基於v9架構的產品,目前聯發科的態度相當積極,所以應該可以猜測出是什麼樣的產品。
Arm 資深副總裁 Richard Grisenthwaite 表示,更複雜的 AI 需求帶動了對於安全升級與特定處理的要求,以打造病設計出未來值得信賴的平台,同時促成標準化,來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更快的產品上市時程、成本管控與打造專屬的獨特解決方案能力三者之間取得平衡。
One thought on “Armv9第九代處理器亮相!瞄準雲端、物聯網、AI運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