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聯齊科技談與台電合作的智慧家庭最後一哩路:盲目省電不如聰明用電

訪談/聯齊科技談與台電合作的智慧家庭最後一哩路:盲目省電不如聰明用電

為了解決「能源孤島」問題,全球各地政府早有動作,像是日本、澳洲、美國的夏威夷等,結合民間企業與政府資源,讓工業用電、民間用電朝向「自給自足」的最終目標邁進。而在台灣,原來政府與民間單位早有動作,這一篇就是要跟大家分享,我們為什麼、以及如何使用免費的資源來達到聰明用電。

還記得本月初,聯齊科技(NextDrive)在「看見用電,由你實現:1% 能源行動家」的記者會當中,正式公開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 (Home Energy System, HEMS)嗎?他們與台灣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共同宣布推出新一代家庭能源管理服務「1% 能源行動家」,通過申請的用戶/住戶們,只要透過智慧電表跟 LINE 串接,就可以在手機當中以「即時」的方式看到電費,還可以設定每月預算與超支提醒,防止電費超標。

其實全球能源需求狀況日益嚴峻,世界各國早就已經啟動綠能、智慧電網,並且訂定零碳排等目標,在未來 AI 世代中,掌握用電需求才是時代所趨。以台灣來說,如果夏天沒有下雨、加上越來越熱的天氣、越來越高的工業用電,電力絕對吃緊,而台灣又是一座島嶼,很容易形成所謂的「能源孤島」。

試著思考一點:倘若你家停電沒了網路,連行動基地台都沒電,行動支付不能使用、也無法上班,不管對個人、企業來說,都是一大浩劫。

這次吸引壹哥的是他們斗大的「攜手台電為下一代省下 25 座101 大樓」這個宣傳式標語。已經在日本地區攜手當地五大電力公司深耕五年的 NextDrive,透過所謂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統跟場域能源管理系統,以系統導入、工程規劃到顧問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成為目前台灣第一間與台電簽署「家庭能源服務合作宣傳辦法」合作宣傳備忘錄的廠商。

這樣的一間廠商,在台灣跟台電合作,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台電的智慧電表機制,結合雲端資料庫管理,來達成使用者終端這邊可以即時的方式查看自家的「電費」進而達到自我管理的初步目標,大致上的建置模式如下:

台電-智慧電表-Route A(台電端)-Route B(NextDrive)-資料集中器(NextDrive)-雲端-用戶端(LINE)

上面這個路徑是壹哥在訪談過程中再三確認的,隨著規模越大,裡面的路徑會稍微做一些更改,不過大致上雛形是沒有改變的。

這張圖表說明了NextDrive的HEMS基礎版路徑

另外壹哥也有詢問用戶隱私的問題,才了解到原來智慧電表目前都是裝設在住宅的公設區域,而上述的這個數據路線,一直到 Route A 這邊都是在台電這邊,用戶每一期的用電資訊都是在這一端計算完成,一般家庭要知道用電資料,則需要建制Route B,NextDrive 目前協助的是透過資料集中器(DCU)連結 Route B,然後透過軟體服務讓用戶知道用電資料。

換句話說,NextDrive 這一端頂多就是回饋用戶用電數據,然後發送給用戶,讓用戶了解每個月可能的花費,即便有心人把 DCU 破解、拿去偷改資料,其實也只會被看成是惡作劇行為。

左邊那顆灰色的就是 Route B,中間那顆白色的就是DCU,這部分都可由 NextDrive建置

至於這個「1% 能源行動家」專案來說,每個用戶都可以申請,但不一定每個家庭都會通過,這方面有下列三種因素:

1.有智慧電表:直接通過申請

2.沒智慧電表但是在台電規劃的建置歷程:通過申請,等台電建設完成之後,就可以後續建設與啟用。

3.沒智慧電表也沒在台電建設規劃:可委由 NextDrive 建置,由公共空間管理員(通常是社區主委)跟家庭與 NextDrive 簽約之後執行。

當智慧電表都串上來之後,就可以獲得所謂的「1%能源行動家」服務,現階段主要是免費提供下列兩個基礎服務:

1.硬體建置

2.透過LINE知道用電狀況

*服務到三月底前免費開放申請。

壹哥在現場有稍微看了一下這個 LINE 實際應用的情況,基本上每 10 分鐘就可以查詢一次家裡的用電狀況,並且提供日報表、周報表跟月報表,同時提供電費預估,還有這一個月、這一期電費預測。

跟目前已經裝載智慧電表的台電 App差別在於,台電只給用電度數不能查詢電費,而且這個用電度數還只能看前一天的,也就是說大家如果要知道自己確實每天用了多少電,還得去查一度多少錢,然後每天累積,才知道自己可能到月底要花多少電費,或者這一期可能要繳交多少電費。

而且不只如此,在 LINE 的服務當中還有一個「能源御守」的功能,裡面收集了 52 篇不一樣面向的節電,像是使用習慣、清潔掃除、家電選購建議等,讓你了解怎麼利用即時的用電資訊進而達到省電的作用。

「我們希望家庭用戶不要為了省電而失去了生活品質,而是透過更聰明的用電方式,來達到能源的有效分配,進而節省日常開銷」-nextDrive 事業發展經理張珮慈

壹哥還蠻喜歡這句話的出發點,畢竟目前消費者面對電費都是處於被動狀態,通常都是收到這一期的帳單,才發現這個月用了多少電,而無法用很即時、很確實的行動,來去反應每天的用電狀況。

聯齊科技稱這叫做「有意識用電」,當自己了解到家裡用電狀況超標時,消費者可以透過 LINE 來詢問解方,進而採取行動,好比說全面更換省電 LED燈泡、更換具有節能標章的家電等等。以下三個階段是 nextDrive與台電雙方合作的發展目標:

1.標準版基礎服務:可視化、報表、住宅用電超標警示

2.太陽能發電與蓄電池:目前是把多餘的綠電賣給台電,藉此節省電費,未來可以用蓄電池的方式自給自足,等於是 ZEH 的概念。而當家庭能源管理普及的時候,家庭還可以再蓄量比較高的時候,自行調控需求賣給台電。至於未來家裡面高用電量的電動車,透過資料分離進行充電能源管理,甚至進一步讓車主以「時間電價」的形式,調配電力、降低尖峰使用的高額電費。以目前來說,這些現在都是人為調控,未來透過聯齊的服務可以進行AI調控。現在在日本、荷蘭還更近一步把充電樁當蓄電池。至於家電調控需求上面,將可望針對單一家電調控,目前在日本已經有部分家庭在執行中,不過要跟家電業者逐一整合。台灣方面主要跟調控主機業者合作。

3.其他家庭能源管理:區域電力調節、防災,不過已經在做的是「商圈經營」,物流數據整合、長照服務優化,日本因應高齡化社會。

張珮慈指出,提供每日用電報告,讓用戶了解即時用電資訊是目前第一階段的做法,第二階段會讓客戶知道是哪個電器還是哪個房間的用電量。當然這需要跟電器開發商或者是智慧家庭相關業者達成進一步的合作才能夠實現。

至於在未來,NextDrive 會希望在台灣打造「城市級虛擬電廠」,以家庭能源管理為基礎,搭配場域能源管理,就能快速進行能源調配,進而達到零碳排的願景。

據台電官網的資料指出,台灣去年共有 130 萬低壓用戶、小住商、一般家庭已經建置智慧電表,預計2024 年將擴大到 300 萬戶。不過此次的「1% 能源行動家」申請的用戶數,從 1 月 11 日正式公開至今,僅有約 3,000 戶,距離三月底前一萬戶還有些空間,壹哥實際用過是覺得蠻實用的、而且也挺有想法的,台灣確實是需要大家一起思考怎麼聰明用電會比較好,而不是等夏天來臨,沒電或者停電才在那邊怪政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他們官網查詢。

Leave ur Comment

%d 位部落客按了讚: